游泳既清凉又能强身健体,是炎夏运动的最佳选择。但在许多听损孩子父母心中,游泳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既想尝试又担心重重!今天分享给大家的这篇文章,作者是一位言语语言治疗师,同时也是一位游泳教练,让我们从不同的专业角度了解听损儿童上好游泳课的关键!
随着科技进步,助听设备的防水性能已经远远优于过去,甚至可以实现“长时间潜水”,
但仍有许多家长对于“戴着助听器和耳蜗下水玩耍、学习游泳”心存忌惮,毕竟这些设备价格昂贵,一旦出现问题将为之付出不菲的支出。
可是如果让孩子摘掉助听设备下水,家长们又担心孩子突然失去了与外界沟通的渠道与能力,会不会遭遇许多的“险境”?
——的确,研究发现溺水是1-14岁儿童发生意外导致丧命的第二大原因,家长们的担心亦在情理之中。
从我从事言语语言治疗师和游泳教练的经验看,很少有特别针对听损儿童的游泳课程,大多数教练没有教授听损儿童游泳的经验,甚至也不清楚如何与听损的孩子交流和沟通,这些都成为课堂上的阻碍,使得游泳课效果不佳,让教练、孩子和家长都感到非常的沮丧。
如果您始终没办法说服自己相信助听设备强大的防水能力、计划让孩子摘掉助听设备,进泳池学习游泳,
请认真阅读以下建议,这些建议既有针对游泳教练的,也有针对家长的,家长应该与教练一起讨论这些建议,并在必要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给家长的建议
1.不必特别去寻找一位专门教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儿童使用者的游泳教练;
2.协助教练,让他/她知道如何帮助你的孩子。作为家长必须要花一点时间与教练进行交谈,让教练了解听力损失、助听设备(助听器/人工电子耳蜗)、与孩子的沟通互动方式,让教练明白听损的孩子也是听语世界的一部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使用手语与人交流互动,这样的交谈是非常重要的。
3.游泳如同听觉与口语康复一般,回家后的练习也很重要。在每堂课之间的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回顾和讨论上过的课程,甚至可以在地板或床上让孩子练习泳姿,强化之前游泳课上的学习内容,按照教练的要求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孩子去泳池玩水或练习,以保持水性,帮助初学的孩子降低对水的恐惧!
给游泳教练的建议
1.将游泳课上要进行的活动制成照片图册,照片图册的册数要大于1,以便让孩子将照片图册带回家。这个照片图册可以在游泳课进行之前就让孩子带回家,帮助孩子事先了解游泳课上将会发生什么。另外,也可以在课后带回去重温;
2.每堂课进行的顺序应与前一堂课以同样的顺序保持一致,新的内容尽量安排在最后。因为随着孩子的进步,旧活动需要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能够给新学的内容留出足够的时间。每堂课之间的一致性与新活动的可预测性能够减少孩子对于课堂安排的疑问、担心与恐惧;
3.在入水练习前,对照照片图册与孩子进行讨论。这时一定要让孩子带着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以便孩子能够很好地理解教练所说的,减少对下水后的担心,例如:教练先向孩子说明本堂课将练习漂浮,教练会在练习时扶着他/她,甚至可以在岸上先进行动作练习,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手臂和腿应该怎么摆放,以及教练将如何扶着他。若教练在岸上时承诺孩子在泳池里时保证不会松手,请务必做到,如此孩子才能在上课过程中信任教练,敢于练习;
4.与孩子之间形成一些固定的沟通手势或动作是非常必要的。当孩子在水里不佩戴助听设备时,通过与孩子约定的手势,孩子可以很快知道教练的意思是“等一等”、“停下来”、“看我”、“再试一次”、“至少做三次”、“我会帮助你”、“自己试试”等等。这也是一个与孩子讨论如何在水下保证安全的好机会。
5.一旦进入水中,使用并遵循照片图册去帮助孩子明白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当向儿童展示照片图册中的下个活动后,要马上进行。许多孩子都能够在看过视觉图册后进行尝试,在孩子独自进行练习前,教练要协助孩子手脚动作的准确性,可以使用手势或一些动作来教孩子学习如何做。
6.其实游泳教练也可以使用“听觉三明治”,家长们不必特别去和教练讲理论,只需要告诉教练如何用这个策略:
1)教练在课前先让孩子通过听来学习要领;
2)课程中教练采用示范、姿势或手势等视觉方式来进行教学;
3)课程结束、孩子戴上助听设备后,教练用语言总结一遍,让孩子通过听了解课程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7.一定要留够足够的时间在岸上进行课程回顾,与孩子一起讨论哪些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哪些比较难掌握,还需要多练习。教练与孩子之间还需要做什么调整与改进。
学习游泳对一些听损的孩子而言,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论是教练还是家长都要多换位思考,给正在学习新技能的孩子以信心和支持!
教练在岸上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听觉感官学习的作用,而到了水中时,要转变为视觉感官学习,
让孩子尽可能对“游泳课”的体验是愉悦的,这样孩子才更有学习的动力、学得更快!